Altcoins Talks - Cryptocurrency Forum

Local => 中文 (Chinese) => 媒体 => Topic started by: billy.ryoko on August 22, 2018, 02:10:02 AM

Title: 经济学反思之一 | 比特币:先做好货币,再做“数字黄金”
Post by: billy.ryoko on August 22, 2018, 02:10:02 AM
以太坊这次踩踏事件值得反思。这次踩踏发生在项目方,根据昨日抽样调查,对120个项目方的ETH募集地址进行统计,加起来的整体出货大概在36%左右,还有64%的以太坊在项目方手中。实际上,恐慌抛售的数量远远超过项目方所抛售的数量,其中很多一部分是来自“持币待涨者”。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引发负反馈:二级市场持续大熊市,蔓延到一级市场,引发一级市场的担忧,表现为合约数量和融资数额锐减,项目方和投资方都极为谨慎。一级市场的担忧,进而诱发二级市场的恐慌,币币投资预期被看衰,持币待涨者,包括二级市场的持币待涨者和创业团队的持币者,恐慌抛售,引发踩踏。

这实际上反应了加密货币经济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时为什么这么多人购买以太坊、EOS。很大一部分人的想法是以太坊和EOS具有合约功能,在币币投资的需求很大,选择提前埋伏进去“持币待涨”,很多项目方持有(而不是抛售变现)所融的以太坊也是这样考虑的。这一美好的愿望曾经在以太坊身上发生过,当时以太坊被看好,在比特币大行情下被推高至1400美元之上,很多持币待涨者“坐享其成”。



问题在于,当币价上涨的时候,可以市场进入正反馈,价格越涨,币币投资需求越大,越多人持有。但是,币价一旦进入下跌通道,市场则进入负反馈。这种负反馈类似于囚徒困境,持币待涨者寄希望于币币投资需求兴旺来推高价格,而币币投资市场希望持币者能够维持价格稳定(最好上涨),降低持币投资的风险,项目方才敢长期持有币种。就这样,把希望都寄托在对方身上,结果没人维持币价,暴跌时引发相互踩踏。

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清晰,如果希望币币投资市场兴旺,必须维持币价稳定。为什么要维持币价稳定?因为币币投资、支付都是货币的基本属性,一旦货币价格不稳定,投资和支付市场的风险极大,很多人则选择抛弃货币。

不管是以太坊、EOS还是比特币,必须先做好货币的本职工作,让货币有基本的功能属性——记账单位、交易媒介、价值储藏。这三大功能属性都依赖于币值的稳定。

http://m.8btc.com/bitebi-shuzihuang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