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年以來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跌,從去年近20000美元高點(約台幣61.5萬元)持續下跌至8月17日的6400美元(約台幣19.7萬元)水平。然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近日在一場國際性區塊鏈大會上表示,比特幣比黃金更具實用性,而且有可能在未來更具價值。
根據Nulltx報導,克魯曼在近日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hainXchange區塊鏈大會上,探索了比特幣與貨幣發展歷史之間的關係。雖然克魯曼一直都是著名的加密貨幣懷疑論者,但在大會上的發言,卻描述了對比特幣的未來希望。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克魯曼指出,不論是開採黃金或者進行比特幣挖礦,都需要耗費大量資源,他半開玩笑地形容,實際上比特幣又把我們帶回了數百年前的人類社會。
克魯曼表示,仍然對加密貨幣抱持懷疑態度,也承認自己不理解、不知道區塊鏈技術,甚至只知道比特幣,對其他加密貨幣一無所知。然而,他表示對比特幣的擔憂,只限於它做為一種貨幣形式所發揮的作用,對於做為「貨幣」以外的其他功能,他沒有任何意見。當將黃金與比特幣進行比較時,更語出驚人的表示:「黃金已經死了...比特幣比黃金更具實用性,而且有可能在未來更具有價值。」
當被問到如何改變對加密貨幣的懷疑態度時,克魯曼回應:「如果交易成本減少到合理的範圍,那將會消除我的主要反對意見。」
http://m.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52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