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发一长串推文来解释以太坊Casper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包括FFG(Friendly Finality Gadget)与CBC(Correct-by-Construction)之间的竞争,混合PoS=>完全PoS的转变,随机性的作用,机制设计问题等等。
Vitalik-Clears-Up-Confusion-Around-Casper-08-16-2018
“长程攻击”
以太坊权益证明(POS)的研究开始于2014年1月的Slasher[1]。虽然算法非常不理想,但它引入了一些重要的想法,特别是使用惩罚来解决无利害关系(Nothing-At-Stake)问题[2]。过去的例子说明,我使用的惩罚力度非常小,只取消了签名奖励。
Vlad Zamfir于2014年年中加入进来,他很快就要求验证者缴纳保证金。保证金数额远大于奖励,而且可能因不当行为而被收缴。我们在2014年底花费了大量时间试图处理“长程攻击(long range attacks)”,即攻击者从主链上的保证金中撤回他们的赌注(stake),并利用它创建一个比主链拥有更多签名的替代性“攻击链”,这样他们可以欺骗客户转换到这条“攻击链”上。
如果攻击链在最近的时间点分叉离开主链,这不是问题,因为如果验证者为两个冲突的链签署两条冲突的消息,则可以将其用作惩罚它们并拿走其保证金的证据。但如果分叉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发生(因此称为长程攻击),攻击者可以撤回他们的保证金,避免任何一个链的惩罚。
我们最终得出结论,长程攻击是不可避免的,差不多和PoW支持者所说的原因那样。但是,我们并没有接受他们的结论。我们意识到我们可以通过引入额外的安全假设来处理长程攻击:用户每四个月至少登录一次(保证金需要四个月才能取出),这样用户会拒绝回滚到这之前。
这对PoW支持者来说是一种让人讨厌的东西,因为它感觉像是一种信任假设:当你第一次同步时,你需要从一些可信来源获得区块链。但对于我们这些主观主义者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需要一些可靠的源告诉你区块链的共识规则在各种情况下是什么(并且不要忘记软件更新),因此这个PoS假设所需的额外信任度并不大。
http://m.8btc.com/vitalik-75-tweets-casper-history-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