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证上链是区块链世界与现实世界互为映射的重要环节。今年6月份,杭州互联网法院首次对区块链电子存证法律效力予以确认,引发各方瞩目,近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更是对区块链存证作出进一步的司法解释,存证上链从此迎来历史性的里程碑时刻。究竟区块链存证的司法效力能够在哪些场景中被应用?存证上链又需要满足哪些审查条件才能被法院认可?区块链存证与传统的第三方电子存证有何本质区别?还有哪些存证上链的场景值得我们期待?本文将和读者一起探讨区块链电子存证的来龙去脉。
1 、事件回顾
2018年9月7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即日起施行。《规定》对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采取在线方式、受理案件范围、互联网诉讼平台建设、在线处理起诉材料、在线证据交换、诉讼和证据材料电子化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规定。
1
最高人民法院网《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截图
其中,第十一条规定指出:“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对以区块链技术进行存证的电子数据真实性作出司法解释,由此区块链存证的法律效力得到进一步确认。作为互联网技术与电子数据存证的新融合,存证上链给机构和维权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实体经济的资产上链和业务上链增添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http://m.8btc.com/cunzheng-shanglian-dianzi-falv